秦汉皇朝与罗马帝国兴亡史

 

 

主页

中西文化比较

丝路

 

繁體   English    PDF

 

 

中西交通的开始

欧阳莹之

 

330年,亚历山大带领马其顿军队,从地中海到中亚,歼灭以前盘踞的波斯帝国。在今天的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拉,他娶了土著罗珊作一生仅有的皇后。然而,他没有越过帕米尔高原而涉足今天的中国疆域。

 

假如亚历山大来到东土,他会发现一个很对脾胃的局面:兵马往来,战国七雄打个不亦乐乎。他东行,会先进入七国中的位置最西的秦。秦国位处今陕西,五百年来坐镇长达一千公里、日后成为丝路东段的河西走廊的东边门户。西来客到中国必先经过秦地,难怪他们叫中国作“秦那” China

Eurasia 4 century 1中

前四世纪欧亚大陆的政治局势

 

221 年,秦灭六国,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皇朝。秦朝和亚历山大的帝国一样,灿烂一时,但转眼即亡。承继秦制的汉朝维持了四百年。秦汉皇朝的眼界阔大,向世界开放。前138年,西汉张骞出使西方,寻求抵抗匈奴的盟友。张骞远涉巴克特拉(汉称大夏),带回关于西域的丰富知识。根据他的情报以及“断匈奴右臂”的提议,汉朝努力经营西域,置西域都护,是中国第一次统治今天的新疆省。西域平靖,加上汉朝对西方的积极外交,激发货品交流。日后叫做“丝路”的跨洲贸易开始成形。中国的丝绸大批出口,逐渐西流,传到地中海时,正值罗马内战、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。

 

汉武帝罢黜百家、独专儒术后,本来多才多艺的皇朝官僚逐渐变成清一色的儒家士大夫。皓首穷经的东汉儒生眼光狭窄,不屑对外交易,痛恨国防经费,不顾匈奴肆虐,动辄鼓吹闭玉门关、放弃西域。幸而他们未能完全窒息汉人的胸襟。班超拒绝背弃刚赢得的盟国,抗拒撤退令,留在西域为汉守诺。他组织西域的人力物力,奋斗二十年,终于驱逐匈奴,重开丝路。前97 年,班超身为西域都护,派甘英出使大秦;大秦是汉人对罗马的称呼。甘英到达中东的两河流域,临大海,被当地水手阻吓,未睹大秦而还。他来得早了一点;假如迟18 年,他可能碰上罗马皇帝图拉真亲征两河流域的帕提亚,把帝国疆土扩至顶峰。不过日中将仄,汉朝和罗马帝国不久就开始收缩了。

 

Eurasia silkroad 中

 

班超平定西域,西方使节络绎前来,其中有来自前所未闻的蒙奇[1]。据西方记载,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位时(118-138年),马其顿籍的商人提廷安纳斯东行至帕米尔,并派从人前往丝人之[2]。不过他们若带回有关丝国的情报,也未受到四世纪罗马首席史笔阿米亚努斯的注意,他仍然依照旧闻传说:“丝人享受和平生涯,从不知军战伐。因为温柔的人们喜爱安逸,所以他们从不与邻国为难。他们的气候健康可人,天青风。他们的树林光线充足,树上经常洒水,生出一种羊毛也似的物质。把它浸水,可抽出极细的线,纺之而成丝。从前只有贵族才用的丝,如今不分贵贱皆可获得。丝人节俭过人,生活安静,避免与他人交接。当陌生人过河来买他们的丝线或其他产品,他们陈列货物,不用言语,只用眼色定价。他们如此制约,就算拿不到交换物品,也白白交出他们自己的货物。” [3]

 

甘英出西北前往大秦不遇之后69 年,有自称大秦使者的人从东南到来,登陆汉朝南端的日南,即今天越南中部。范晔《后汉书·西域列传·大秦列传》载:“其王常欲通使于汉,而安息欲以汉彩与之交市,故遮不得自达。至帝延熹九年  [116],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、犀角、瑇,始乃一通焉。其所表贡,并无珍异,传者过焉。”[4] 象牙等物不见于范晔开列的大秦特产清单,反而是南海一带的产品,难怪他起疑。罗马方面,学者没找到任何遣使丝国的记载。罗马人一般除了下令警告,不屑遣发外交使节,别说遣使觅新邦交[5]116年值罗马皇帝马库斯·奥勒略·安东尼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在位五年。“安敦”可能指他。然而罗马皇帝喜欢自我宣转,其面貌名号压上银币,众所周知,远扬海外,容易被投机家冒名利用。这等投机家,汉朝也见过不少:“奉献者皆行贾贱人,欲通货市买,以献为名。”[6] 那个在越南上岸的“罗马使者”,想也是同一类人。

 

以上两则是两汉和罗马帝国的直接交通的仅有记录,第一次失败,第二次可能是假。不过,两大帝国之间,间接的交往却是不少。对这交通,西域诸国、帕提亚帝国、长途商人,甚至匈奴,都功不可灭。

 

 



[1].          《后汉书》 88: 2910.

[2].          Ptolemy, Geography 1.11-12; 1.17.  G. K. Young, Rome’s Eastern Trade, Routledge (2001), pp. 188-91.

[3].          Ammianus 23.6.67-8.

4         《后汉书》88: 2918-20.

[5].          W. Ball, Rome in the East, Routledge (2000), p. 400. Y-S. , Trade and Expansion in Han China,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(1967), pp. 159-60, 175.

6     《汉书》96上:3886